2025年4月30日,CCF计算机博物馆(CCM)收到了安徽工程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修宇副教授捐赠的16件记录计算机技术演进的重要藏品。此次捐赠涵盖硬件设备与文献手稿,呈现了从早期计算工具到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部分重要发展历程和中国早期计算机软件的研发历史,为研究国内外计算机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见证。
本次捐赠的藏品包括:徐家福、杨芙清、仲萃豪《模块:一种结构化程序设计工具》手稿原件,1978年精工爱普生HX-20便携式计算机,DEC VT100终端,苏联产磁芯存储板,温盘驱动器,纸带穿孔机,1946年将ENIAC计算机介绍给公众的《科学画报》杂志以及产自不同国家的五种计算尺、计算器。 安徽工程大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协会部分本科生参加了藏品的前期整理和研究工作,为后期博物馆进一步整理这些藏品和挖掘藏品的历史价值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CCF副秘书长、东阳西西艾弗计算文化与发展研究院院长臧根林博士表示:“修宇副教授捐赠的DEC VT100终端和苏联产磁芯存储板等藏品,为研究计算机从大型机向个人化、交互式转型提供了物证。特别是徐家福、杨芙清、仲萃豪三位专家的原始手稿,为研究中国软件工程学科早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文献资料。”
正在建设中的CCM作为国内首个系统性展示计算机发展的专业博物馆,计划于2026年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届时将通过沉浸式展陈、互动体验和专题展览,全方位展现计算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社会进步的深远影响。我们诚挚期待社会各界继续关注和支持博物馆建设。如有与计算技术发展相关的历史文献、设备实物、影像资料等珍贵藏品,欢迎联系捐赠事宜。您的每一份支持都将助力保存科技发展的历史记忆,共同推动计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